-
童缘联合劝募计划成员项目“团圆之屋”喜团圆2014-07-03“妈妈,我做梦都在想你呀!” “爸爸,我看见你真高兴”。6月20日,遂平县嵖岈山镇鲍庄小学学生宋一帆和学校其他留守儿童终于在“团圆之屋”圆了与爸爸妈妈团圆的梦想。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梦想的是中华儿慈会童缘联合劝募项目“团圆之屋”及其当地公益慈善组织遂平县义工联合会和天中义工联合会。在排队等候和爸爸、妈妈视频团圆通话的孩子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现场的老师们看到此时此景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帮他们擦拭泪水。 据统计,我省留守儿童多达290余万人,居全国首位。为了便于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见面、团圆,童缘联合劝募计划成员项目“团圆之屋”联合有关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团圆之屋”,重点选择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捐赠电脑和视频设备,兴建“团圆之屋”,搭起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桥梁,探索了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新的善举和途径。自今年3月以来,已经在信阳市、周口市相继兴建了“团圆之屋”,深受留守儿童和家长及老师们的欢迎和好评。这次,又在驻马店市遂平县、泌阳县分别兴建两所“团圆之屋”,预计惠及留守儿童400余人。 “团圆之屋”有关负责人吁请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电脑和视频设备,加快“团圆之屋”兴建速度,扩大兴建范围,惠及更多的留守儿童,弥补“隔代教育”的缺失,帮扶留守儿童快乐、幸福成长。
-
2014年真爱明天春季助学活动圆满结束2014-07-02
-
2013级玉树大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主题征文展之扎西文江2014-07-01人力不滋培 栋梁安得具 魏久明 (2014.4.17)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这是清朝一位学者讲的。意思是栋梁之才,不扶植培养,那能得到呢! 我们中华儿慈会2010年收养了100名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的孤儿,其中19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安置在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读书,去年全部考取了大学。这不仅是青藏高原的喜讯,也是我们中华儿慈会的荣耀。 最近,我们中华儿慈会的“孤儿成长中心”在这些孩子中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这些孩子的征文里,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努力学习、勤奋读书和积极生活的现状,我们看了非常高兴。 陆游一首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就是说,古人中有学问的人,是因为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在少壮时期下了功夫学习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有所成就。我相信这些孩子现在不遗余力地学习,将来会成为我国高原上建设的栋梁之才。 我的大学与人生规划 扎西文江 当这绿叶发芽的春天在不经意间悄悄到来的时候,我已在大学中学习和生活了一个多学期的时间了。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已不像当初那样新鲜、有趣了,而一个多学期的大学生活也让我有了许多不一般的感悟。 中学时的生活是紧张、苦涩的 ,但也是充实的。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也经常憧憬和向往美好的大学时光。希望大学生活可以轻松一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总认为大学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能进入大学是最快乐的事情。 当怀揣着激动和梦想走入大学校门,生活和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渐渐地意识到现实和当初的想象是那么的不一样。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安排了课程,而且每一门课程都要比中学时的课程更加枯燥乏味。课程安排的时间还让我变得懒散、生活变得不规律,课上听不懂老师讲课,课下又感觉无事可做,所以我整天感到特别难受,有些落寞、孤独甚至绝望。每一天的生活是那么的空虚、无聊,我好像迷失了自我,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我独自一人静静待着的时候,就会陷入深深的沉思:难道就要这样昏昏噩噩地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吗?难道青春就是这样碌碌无为、没有生气吗?不,不,不是这样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振作,我要奋斗,我要把这四年过得有声有色、意义非凡,我要为我的青春负责。 我终于明白了,大学是为有梦想、有抱负的人而设的,只要你有目标、有毅力,不怕苦不怕累,就不会颓废,不会绝望。大学是一个独立自由的地方,每个人都有很多独立的时间由自己支配,但你若由于没有管束自己而散漫的虚度时光,你就会沉沦自己。若好好利用这些自主时间,努力学习,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那么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想想那些曾经为我们整天忙碌的 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 哥哥姐姐 他们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才会有我今天这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 ,我怎能轻言放弃,我要为那些叔叔阿姨 哥哥姐姐帮自己打拼来的今天负责,我要继续奋斗,继续为自己的明天打拼。 我要摒弃那些祸害我的坏习惯、坏毛病,我要用努力学习充实我的生活,用积极参加学校中有意义的社团活动点缀我的大学生活。 大学的生活,不仅仅是我们学习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时光,也是我们培养自己综合能力的时光,如果你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这段时光,会感到自己的大学时光没有白白流逝,就会感到自己学有所成。就会以全新的姿态去适应未来的社会,在社会的大海洋中游刃有余,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独立健康地向前发展,为家乡和社会做出贡献。 生命虽然短暂,但每个人要走的路却是漫长的。如何在这短暂的时光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值得我们在走完一段路后,停下来总结与反思的。即便今天走出了大学生活,未来的工作中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不断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才能知道自己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自己从大学走出来的那一天 向我们的玉树人民和魏爷爷还有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 哥哥姐姐们证明自己没有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
2013级玉树大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主题征文展之尕玛公保多杰2014-07-01人力不滋培 栋梁安得具 魏久明 (2014.4.17)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这是清朝一位学者讲的。意思是栋梁之才,不扶植培养,那能得到呢! 我们中华儿慈会2010年收养了100名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的孤儿,其中19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安置在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读书,去年全部考取了大学。这不仅是青藏高原的喜讯,也是我们中华儿慈会的荣耀。 最近,我们中华儿慈会的“孤儿成长中心”在这些孩子中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这些孩子的征文里,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努力学习、勤奋读书和积极生活的现状,我们看了非常高兴。 陆游一首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就是说,古人中有学问的人,是因为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在少壮时期下了功夫学习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有所成就。我相信这些孩子现在不遗余力地学习,将来会成为我国高原上建设的栋梁之才。 青春 尕玛公保多杰 青春,在我的心中是苦涩的又是甘甜的,是精致的又是粗糙的,是清晰的又是朦胧的,是一杯苦茶,最后却品出清雅之香。 在青春这个年龄段,我尝过了世间极大的痛苦,亲人的离去、家园的毁灭,却也享受过我没曾想过的事情,新的城市、新的环境、新的学校,让我大开眼界。这都离不开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他们为我所做的一切,在我精神溃乏、生活无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你们是我的第二个父母,我的精神支柱,是我此生难以忘怀的恩人。 当我正处于青春的萌芽期时,幸福的生活、单纯的想法被一场地震所消灭。那种撕心裂肺、那种亲身经历,在书面上表达显得那么的黯然失色,是无法用言语所能表达的。 弹指一挥间,时间已过了四年,离那场天灾已过了整整四年,但那场景在我脑海中依旧很清晰,震动声、嘶喊声、哭声,仿佛还在耳畔响起,整耳欲聋。而此时的我已处于青春盛期,沐浴在大学冲锋中,享受着大学所给予的快乐,似乎已忘却曾经的那场巨大的灾难。 风吹起如花的年华,却在这个最美的季节盛开了耀眼的花。风吹起青春的风铃,那么悠扬。青春的路上我们欢笑、忧愁。但我们却努力的向着自己的梦想奋发前进。我们以青春的名义祭奠那些曾经美好的绽放,虽然路上风雨飘摇,但我们斗志昂扬,志在四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获取心灵的那份辉煌。我一直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到,因为我从来不会动摇心中的那份坚强。是阳光为我照亮了前方,风儿为我清醒了头脑,朋友给了我力量,社会给了我帮助,让我扬帆起航。 青春的生活酷似单调,但沿途的风景独好。让我有勇气携带自信、坚强的行囊,走进向往已久的象牙塔圣地,体会这个学习圣地的奥妙,实现人生的梦想,为自己的事业博的一方天堂,描绘人生的七彩光芒。春给我希望、夏给我光芒、秋给我硕果、冬给我激情,让我永保一颗乐观之心。站在亮丽的风景边上让奇迹发生在开动的轨迹上,象牙塔的生活将会因此辉煌。 天之骄子是我的骄傲,我在我骄傲的时刻,努力的奋斗着。 在大学里,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是创办了自己的藏族歌舞社团,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兴趣,那是一个将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相结合、民族智慧与民族努力相呼应的社团,在这里聚集着许许多多的歌舞爱好者,记得有句话这么说:“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说的就是藏族人民,这就是藏族人民最大的魅力所在。为了传承藏族文化,为了能把藏舞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那个热情好客,那个善良美丽的民族,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藏舞的潜力,提升自我价值,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更为了增强广大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同学们对藏舞的兴趣,使他们爱上藏族人民,爱上藏族文化。我的社团以大学生独有的青春风采展示青春的独特旋律,我清楚地知道,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文化与经济是世界最前沿的主题。为了让多姿多彩的藏族文化艺术展现给大家,我们的社团一直在努力,共同进步,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在节目上做了极大调整,不仅打破了以往陈旧的藏舞,还加入了更加热潮的现代慢摇,将民族风与时代气流相融合,让柔美的藏舞在现代舞的带动下更加炫目多彩。让豪放、自由的藏舞与带有同样激情的现代慢摇相互融合,用青春独有的风采,展示火辣辣的青春之歌。作为一个领导者、组织者,我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对我而言,这就是我在大学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为同学们带来了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传承了民族文化,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让我在这个大学里有事可干。 当然,管理歌舞社团这只是我的人生目标之一,但我真正的目标是企业管理,做一个企业的高层。虽然,这对于现在的我有点纸上谈兵,但对于这个目标,我付出了太多。虽然大学的专业是石油工程,但我奋斗的目标却是企业管理,这就意味着我的梦想与现实更近了一步。从高中起我的“课外小说”永远是与企业、与管理有关,当别的同学拿着言情小说谈天论地,而我却痴情于企业怎样获取最高利益。因为经历了太多,所以我对贫穷有着特殊的理解,我希望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以后的家,更为了给父母好的生活,我希望我的梦想能够实现。为此,我一直努力着,简单的书本学习不能带给我更直接的成果,因此放长假期间我还会选择打工,在那里学习和人交流、合作,不论是单一的小型饭店管理、物流管理,还是复杂的酒店管理、财务管理我都充满兴趣,并付出着行动。希望在打工中锻炼自己,和更多的管理者去接触、去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管理的奥秘,学会自立,为自己的以后铺好前进的道路。 在青年时代,为了自己光辉的未来,就要敢于在泥泞和汗水中摔打,养成不屈的精神,不弯的脊骨。只要有这种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社会风浪的考验,就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最佳的成果。 能有今天的这一切,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启蒙的种子,在我的身后支持我,理解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是他们在我模糊的大脑里留下浩瀚的知识,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并为自己的未来有了打算;感谢我的同学们,一路陪我,陪我品尝我的酸甜苦辣;接下来我要感谢我的对手们,是他们一直和我拼搏,让我一刻都不敢让自己放松,让我时时有勇气接受挑战;感谢这个社会,在玉树最危难的时刻帮助了我们,帮我们一起抗震救灾,陪我们共度难关,为我们重建家园;最感谢的要数中华儿慈会孤儿成长中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您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让我时时感到自己是幸运儿,生活在最美的乐园里,给我心灵的慰藉、生活的保障,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将我拥入您伟大的怀抱。我相信,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因为您就像是我小时候的游乐园,是我少年学期的学校,是我现在的最美好回忆。在那里,我开心的度过了每一天,愉快的生活着。
-
2013级玉树大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主题征文展之多古2014-07-01人力不滋培 栋梁安得具 魏久明 (2014.4.17)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这是清朝一位学者讲的。意思是栋梁之才,不扶植培养,那能得到呢! 我们中华儿慈会2010年收养了100名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的孤儿,其中19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安置在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读书,去年全部考取了大学。这不仅是青藏高原的喜讯,也是我们中华儿慈会的荣耀。 最近,我们中华儿慈会的“孤儿成长中心”在这些孩子中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这些孩子的征文里,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努力学习、勤奋读书和积极生活的现状,我们看了非常高兴。 陆游一首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就是说,古人中有学问的人,是因为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在少壮时期下了功夫学习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有所成就。我相信这些孩子现在不遗余力地学习,将来会成为我国高原上建设的栋梁之才。 我的大学生活 多古 大学生活过去了一个学期了,在那逝去的半年时光里,初步认识到大学生活的作为、从前的我总是渴望、向往着大学生活,到了大学后发现大学也不是那么好混过去的,大学里的我们还是要有理想和追求的,要不然就会一天又一天的在安逸的时光里沉沦和堕落、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和人渣的地方,为了不成为人渣,所以努力着让自己成为人才、努力着去适应着这个社会,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努力着改变自己,让自己不会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创造那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大学里,遇见的人多了,看到得事也多了,所以,自己的想法也多了、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反应着这个真实的世界,让我们更好的生存在这个社会。在这里我们会遇到许多的人和事,我们也会在这里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了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不改变、不为外物所动。但现实和我们的想法总是背道而驰的,什么事情都是事与愿违。要我们坚持自己观念不改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生活在大学这个群落里,身边的人总是会再不经意间改变着我们的观念。但我们不必害怕,也许这不会是一件坏事呢?它可以让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坏的一面。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有的人庸庸碌碌,一生无为,有的人不断进取,功成名就,有的人苟且偷生,遗臭万年;有的人献身正义,流芳百世。正是这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构成了五彩缤纷、纷繁复杂的人生画卷。千百年来,无数哲人对人生的经历进行过探讨,有的人歌颂人生的美好,有的人感叹人生的渺茫,有的人赞美人生的价值。这些关于人生的理论不乏真知灼见,有的甚至闪射着真理的耀眼光辉,但却没有人得出科学完整的结论。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生活是自己的,成功是拼搏的。把握现在,畅享人生!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面对人生,逃避不一定躲的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世界只有对与错,很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止一个,所以我们有路可以走,你能找个理由难过,也可以找个理由快乐! 懂得放松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朋友,天冷不是冷心寒才是寒,心中有爱才不会孤独!人生短暂,所有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生是一次偶然,死是一次必然!何苦为一些不必要的人、事、情、心苦苦追问?得到了如何?得不到又如何?活着的过程,这就是人生!不要求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对的,只要求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悔的人生足已!在活着的时候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自己过的充实一点!.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走一回,就好好的活上他一回!活着一定要属于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几道色彩!要是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想想 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交代 给父母 朋友 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 心里最爱的那个他/她一个交代!然后在好好享受夕阳美,傻笑一下给自己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寻找活着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人, 要为自己而活.意义就是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成功须付出汗水.成功,失败,大笑,痛哭,每一个环节都尽情的去体会,享受.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做什么都是做给别人看,自己又能体会到什么呢,人活着连这些都不能自己去体会,享受 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 曾经我们有一个家,我们就想一家人生活过,我们有一个家,家的名字叫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而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里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而我们都叫她:何妈妈,她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为了我们每天都忙来忙去,每一天每一日的为了我们跑这跑那,真的谢谢老妈为我们付出的所有,感谢儿慈会给了我们快乐和希望,我觉得,我们虽然在北京的时间不长,就短短的两年,但我们彼此心中都有同样的一个字《爱》,儿慈会给我们的欢乐,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儿慈会给我们的温暖,我们走到那里都不会忘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感谢儿慈会的志愿者叔叔阿姨 哥哥 姐姐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正是这些叔叔阿姨们对我们亲切的关怀,才使我们从悲痛中走到欢快,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世界和人间的温暖, 如今 我们十九兄弟姐妹们也都分开在不同的城市,为了自己的梦想和理想,我们现在不再是以前的高中生了,也不再是以前的调皮捣蛋的孩子了,因为现在我们以长大成人了,为了追求梦想而打拼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自己选择的路,爬着也要走完,人各有各的生活特点,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成就道路,无论你走到哪一条道路都要坚强,人生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无论顺利,还是棘手,一些路, 一些事,总是自己去面对,任何人,无论亲属,朋友,都无法代替。艰难,我们都要自己去承受,欢欣,我们得自己去感受,努力为了将来的事业而发展,保家卫国创建美好家乡,懂得感恩和感谢曾今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报效祖国,我们不会让曾今帮助过我们的儿慈会和爱心家长,志愿者们失望、报答对他们的一片怀着感恩的心,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用一份淡然的心境,我们会走的踏实,做得很愉悦!
-
2013级玉树大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主题征文展之尕玛江巴义西2014-07-01人力不滋培 栋梁安得具 魏久明 (2014.4.17)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这是清朝一位学者讲的。意思是栋梁之才,不扶植培养,那能得到呢! 我们中华儿慈会2010年收养了100名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的孤儿,其中19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安置在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读书,去年全部考取了大学。这不仅是青藏高原的喜讯,也是我们中华儿慈会的荣耀。 最近,我们中华儿慈会的“孤儿成长中心”在这些孩子中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这些孩子的征文里,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努力学习、勤奋读书和积极生活的现状,我们看了非常高兴。 陆游一首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就是说,古人中有学问的人,是因为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在少壮时期下了功夫学习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有所成就。我相信这些孩子现在不遗余力地学习,将来会成为我国高原上建设的栋梁之才。 得之不易的大学生涯 尕玛江巴义西 说起我,不得不提我那得之不易的大学生涯,一场天灾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失去了我敬爱的父母、 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依靠,如果没有中华儿慈会, 没有魏久明爷爷、 何江萍老妈和那些爱心人士的帮助,若没有这慈善机构,我们那么多人,将面临的是无家可归 那一刻起我们注定此生只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每天都要考虑这些那些,生活将会很贫困,上大学的机会更是渺茫,您们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是您们抚平了我们灵魂上的创伤,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们不需要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机会,真的由衷的感谢您们,我的再生父母,您们是观音在世,很希望我们的祖国能给这些慈善机构给予大力的支持。 步入大学,我开始了独立生活,这里说的独立,不是行为上的独立,不是经济上的独立,而是思想上的一种独立,开始认真的面对将来的人生,锻炼独立的思维,理性的看待生活里的每一件事。学会与人相处,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 ,深刻的了解自己专业方向,开始去深思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我开始学会把自己的思想武装起来,因为思想决定行为,因为我有着不成熟的思想,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不成熟的行为,这对我将来的生活与工作影响很大, 形成独立的思维,就是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凡事会有自己的见解,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会有多种评论和见解,有些人会支持,有些人会反对,有些人会中立,我在想,如果是我,我的见解是理性的吗? 我知道我们大学生面临的 迷茫 烦恼会越来越多,迷茫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方向是来自于自己树立的目标.烦恼因为无法理解一些问题,无法懂得一些人生道理,单是对许多事情的舍与弃就很容易引起个人的烦恼,因此,我要锻炼自己独立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这样我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了。 人说,看多点书,并不一定指的是多看专业书籍,往往是指为扩充自己的见解,多看点名人传记,多看点激励书籍,多知道点人生经验,多认识一些良师益友,在人际交往上,在与人沟通方面,我不够成熟.有些时喜欢由着自己的性格来做事,遇到一些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不会相让,或者是不给予理睬之类,我知道由着性格做事,不管事情结果好坏的人,是很愚蠢的, 曾有一句名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性格是可能操纵的,就看你是性格的主人,还是性格的奴隶.由着性格做事的人,是性格的奴隶!从此我不在由着性格做事,小谈感悟 、很多人只注意到学习,没有注意到在学校里,有着很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的.比如说交际能力.一个人的交际能力,首先体现在它的品行,然后体现在他的团队精神,他的沟通表达能力.我之前没有重视到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如果我在大学里面,这交际学学得好,对于我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其产生的作用,并不亚于我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人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人际关系不好,与品行、修养有着重要的关系.性格本无好坏,人品是关键.高等教育与人品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品行不好,但越受过教育教育的这些人,越善于把自己的败坏品行隐藏得更好.当一个人的品行不好,没有一定的行为修养,会得到别人的认同吗?那他的人际关系会建立好吗?不会。一个人建立在良好的品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相信我会在人际关系上获益匪浅,为此我要学会与人相处,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我的人生目标,范围太大了,因为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不同的,我们先取一个大方向目标,然后把这个大目标细化它,然后逐个目标去实现它,我学会了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 我的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要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上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几道色彩。
-
2013级玉树大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主题征文展之德吉旺姆2014-07-01人力不滋培 栋梁安得具 魏久明 (2014.4.17)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这是清朝一位学者讲的。意思是栋梁之才,不扶植培养,那能得到呢! 我们中华儿慈会2010年收养了100名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的孤儿,其中19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安置在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读书,去年全部考取了大学。这不仅是青藏高原的喜讯,也是我们中华儿慈会的荣耀。 最近,我们中华儿慈会的“孤儿成长中心”在这些孩子中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这些孩子的征文里,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努力学习、勤奋读书和积极生活的现状,我们看了非常高兴。 陆游一首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就是说,古人中有学问的人,是因为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在少壮时期下了功夫学习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有所成就。我相信这些孩子现在不遗余力地学习,将来会成为我国高原上建设的栋梁之才。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德吉旺姆 那年.18岁.带着青稚的脸.离开了那偏僻而落后的小山村.也离开的曾经无话不谈的父亲.迈进了传说中的殿堂——大学, 也是那一年.我明白了.我们不再是上小学时的孩子了.也在那一年,我学会了太多,也明白了许多。那年在高中、每天做那讨厌的广播体操,偶尔还会逃掉,然后被班主任点名.也会像一群疯子一样,在大街上肆无忌惮的笑.会聚在一起谈论某个男生。看见美女就会兴奋到尖叫。下课十分钟也不会忘记我们的使命--打望.我们一起坐在教学楼上谈理想。偶尔还会笑、感觉这一切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为现实.也经历了太多的虚情假意,也有太多的真心实意。只有走到最后,才会看出来谁是真心的朋友。也在那以后网吧,游戏厅,始终有我们的身影.我们肆无忌惮的挥霍了整个青春。我们毫无顾忌的疯狂了整个流年.闲时在操场晃悠几圈.却从未想过认真学习.就这样.我们荒废了高中的几个骚年.记得高中毕业晚会上.她们彼此抱着对方哭泣着.有太多太多的不舍.可人生总有分离.我不知道这次的分离是不是为了以后的相聚...高三是一天的尽头,有着太多依恋、不舍,三年之后的离别,是落日的余晖,一天的结束,却又是另一天即将开始的象征…… 走过轰轰烈烈的初中后,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回忆,每一幕似乎都刻骨,但又模糊。情节是那样清晰但每个人的身影又是那么飘忽,那么不定,想要把这个正以流沙速度模糊地一张张将要失真的图片以优美的姿态储存起来。纵使,真切的似梦般,但毕竟那些锁在心里的,都有那么一段过往,那么一段曾经。 那年.一脸的幼稚还未褪去.大学的色彩是充满浓郁的紫色,紫色的天空,紫色的楼房,紫色的树木,甚至,连早晨的雾都弥漫着梦想的紫色。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吐出的亦是梦想的每一步。那条路,紫色的路,我们不知不觉,已走得好远…… 每天,似乎千篇一律:起床.早自习.上课.跑操.上课.午饭.上课.晚饭.晚自习.睡觉.一天的活动基本上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让我想到初中数学老强调了又强调的三角形——好稳定! 十八九岁的少年.岂能容忍自己的青春就这样浪费.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爱好自由.在他们眼里.这是叛逆.穿过岁月的长流.你是否还能看见我们一起压过的马路.是否还能听见游戏里传出让人激动的厮杀声.是否还能记得我们一起坐过的车..太多太多.那里有我们最深刻的记忆.拼搏的操场.挥汗如雨的球场.也曾记得我们或奋斗.或打酱油的教室.一起哭过笑过.累了,没关系,有一种东西叫情义,它支撑我们走下去. 时光是不断拔节的枝叶.回忆是被包裹住的年轮. 三年过后又三年.初中,高中,被短短的三天终结.三天时间的回顾,好像不曾发生过的虚无,但它又真实的存在我们的脑海.这个大结局实在不够响亮。心里有种被欺骗了三年的感觉。满满的不甘心。高中的离别,没有初中的太多的离愁.身边的人走走停停,就算神经大条也会被麻木吧。只是心里有种别样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 三年的一切就这样简单的完结了,没留下任何值得回望的东西——除了记忆, 我成年以前有些些许叛逆,但不似八零后般激烈。与其像八零后因不习惯学校生活而愤然离校,闯荡社会,倒不如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懒散地任老师把知识灌输脑中。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养成了好多不好的习惯,在学校不好好学校, 丢过心爱珍藏 以前特别爱惜的东西 冷落过在乎自己的人 推开了不少我自以为虚伪的人 养成难以改变的喜新厌旧 与多年深交的爱人朋友起了隔阂 与口是心非的父亲有了争执自己却死要面子不肯罢休最后落得他们伤心的下场 磨砺太多我明白了物是人非 以前所有冲袭过来的伤害都已经熬了过来 时过境迁不不必太伤感 一切不快乐都变成缺口纪念,高考来了,于是在过去三年和梦中模拟了无数次的考试终于成真,当你的黑色碳素笔第一次落到纸上时,熟悉战胜了恐惧。真奇怪,考试过程可能不记得,但最后一门后,捂着耳朵躲着答案冲出考场的那个上午,轻轻舒了口气。天气晴好,好久没有仔细打量过的世界,第一次轻轻地冲我微笑。我会回去看老师,同学聚会自然也不会落下。渐渐的我成了一个有归宿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渐渐相信了世界是个圆。我惊讶地发现我的大中同学和我的小学同学一个班,我的初中同学和我的小学同学成了无话不说的同伴。他们也会时不时说起我,然后一起了然地笑了起来。渐渐地,七八十变成了求及格,求及格又慢慢蜕变为求上双。你开始羡慕起那个上小学的自己。小时候,幸福 很简单;长大了,简单 很幸福。小时候,浪漫 很奢侈;长大了,奢侈 很浪漫。小时候,梦幻 很美好;长大了,美好 很梦幻。小时候,理想 很坚定;长大了,坚定 很理想。小时候,迷惘 很遥远;长大了,遥远 很迷惘。 无时无刻,想起老爸老妈发白的双鬓,我们能在肆无忌惮的挥霍嘛?我想替家人分担,可我现在有什么资格,能尽量让他们少操心就够了,我不想长大,却又害怕自己不成熟。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我想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缕阳光,却发现了整个太阳;我想用双手去捧最纯洁的雪朵,却发现了漫天的雪花,我想在芸芸众生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却迷失在人群中。 我承认,我彷徨了. 岁月如歌,荏苒浅行,莫失莫忘,且行且惜。 或许,只有经历了不成熟,我们才会懂得什么叫成熟!
-
2013级玉树大学生“我的大学生活”主题征文展之旦周求培2014-07-01人力不滋培 栋梁安得具 魏久明 (2014.4.17)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这是清朝一位学者讲的。意思是栋梁之才,不扶植培养,那能得到呢! 我们中华儿慈会2010年收养了100名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的孤儿,其中19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安置在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读书,去年全部考取了大学。这不仅是青藏高原的喜讯,也是我们中华儿慈会的荣耀。 最近,我们中华儿慈会的“孤儿成长中心”在这些孩子中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这些孩子的征文里,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努力学习、勤奋读书和积极生活的现状,我们看了非常高兴。 陆游一首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就是说,古人中有学问的人,是因为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在少壮时期下了功夫学习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有所成就。我相信这些孩子现在不遗余力地学习,将来会成为我国高原上建设的栋梁之才。 我深爱的大学 旦周求培 我 曾经经历过大灾难,我 曾经也年少轻狂,我曾经更是不听父母老师的教诲而放荡不羁。但是这些曾经亦成为过去!高中的我曾这样想:我梦想有一天,我能走进一所理想的大学;我梦想有一天,等到咱事业成功,再风风光光回家乡;我梦想有一天可以不用依靠别人,自己独当一面! 网上流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这句被千万人认同,因此被一遍一遍的流传!而我也是感同身受。 2013年8月18号我来到了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报名。在高考中成绩忒不理想, 破碎了我曾经憧憬的美好未来 ,而我更是在无信心与勇气来挑战未来的人生困难当中。在接下来的暑假当中我又一再的颓废,犹如死木般活着。开学来到这所学校,但是万万没想到这所学校又重新点燃我的梦想,使我不再感到过着一种天马行空的生活。 这所大学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它是中国首所免费大学。是几百名企业家一起赞助的一所爱心学校。而我慢慢的也开始试着融进这个大家庭,学校的校风是最吸引我的,来到这里的每个学生都充满着激情,总会聚在学校操场上或树木下以最饱满的激情探讨,研究学术。在这样的氛围中使我的信心日益壮大,并且使我感悟到每个人都有一个信仰,每个人都有一个使命,我们是实践者,我也明白我最终需要做到的是一位觉者,也许那一天的我正如天空的太阳一般灿烂而温暖。在这个学期里,我也有所感悟,而最为深刻的就是四个字,“量力而行。” 《左传·隐公十一年》有曰:“度德而处之,量力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左传·昭公十五年》有曰:“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这句句良言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量力而行”这四个字的真谛。如果你没有很好的声音条件和音乐素质,你就最好不要去做歌星的梦。如果你没有很好的身材,你就最好不要去做舞蹈家的梦。如果你连简单的句子都写不通顺,你就最好不要去做文学家的梦。如果你并不具备出色的运动天赋和身体素质,你就最好不要去做奥运冠军的梦。人生的道路有着千万条,你只有量力而行,才不至于总因目标得不到实现而痛苦不堪。同时要向在校的基金会的大学生们提个建议;我们要正确地估量自己,不要做自己力不从心的事情。“盈则满,花至半开,酒至微醉,是为最佳。”做自己无法胜任的事情,无疑是自找苦吃。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大学的生活快的离谱,快的忘记了高中的美好生活,快的似乎你身上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而你还不以为然。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事实证明 ,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往往 是那些有着一种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人 。而我也有着创业的打算; 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人生 离不开成功的规划,和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然而,有了规划,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人生吗?也不一定。故此我为自己定了以下的计划: 短期目标(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 ):认真学习,并提高自己在校学到的管理知识,多参与学校里的能帮助我加强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活动,社团里的活动等等。。。。。 中期目标(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 ):巩固和加强在学校的学的知识, 希望毕业论文优秀,拿到毕业证,尽可能的多考些证(如监理员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员证,……)。 并尽可能的多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周末,假期时做有利于我专业能力提高的兼职。 长期目标 :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才(做一位职业项 目经理人)。 由此大学生人生规划书,想起自己曾经的事,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我对自己以往在学业、文体、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不过还好,为时不晚,我还有改进的机会。否则,岂不遗憾终生? 一本书中这样写到:“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因为不想成为命运的奴隶,所以我选择掌握它,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中华儿慈会把我们从灾难的废墟上接到了北京,我们进入最好的学校读书,儿慈会又为我们寻找爱心家庭,寻找我们心灵和情感的归宿。由此我认识了陈阿爸,田阿妈,我感觉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的心中万般温暖,感谢儿慈会给我寻找的这个温暖的家。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因为这个慈善机构,而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假如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知道我身归何处,写到这里我深刻的体会这份恩惠,这等仁慈与爱心,也只有这个慈善机构拥有,并衷心的感谢他们不图回报的给予,感谢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导,感谢他们在乐此不疲地的教育我们人生的是是非非,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丁点儿的不耐烦,有的只有期待与安慰,远远地看着我们成长与改变,每当我看到他们的脸上浮现着欣慰与幸福的笑容,我知道那是他们看到我们的进步。想到这些在我人生岁月中出现的人们,我只想告诉他们每一个人:谢谢您,参与我曾经的一切,在我生命中谱写的一曲曲美妙音符,并伴我度过了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