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系统综述的证据
2022-10-12

摘要:采用系统综述法全面考察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发现我国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调研选取的调查对象数量普遍较多,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具有差异性。研究同时发现,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社会层面的社会支持,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家庭层面的监护类型、家庭功能、家庭环境等;个人层面的歧视知觉、情感平衡以及心理韧性等。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系统综述

纲目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一、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一些未跟随家长进域的儿童留在乡村生活学习,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民政部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1]。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他们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消极特征。例如,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会显著提高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2]。而这些消极特征通常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更高,其吸烟、酗酒、逃学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父母未外出务工的儿童[3][4]。随着问题行为的增多,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在上升,而由于其学校教育的中断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甚至进一步导致了留守儿童更多的犯罪行为[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021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强完善农村儿童教育关爱工作。随着留守儿童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政策对留守儿童的持续关注,留守儿童问题行为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已有研究聚焦部分区域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以及某些影响因素,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健全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然而,现有实证研究通常只探究某一因素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使得对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较为局限和单一,尚未有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现有研究进行全面地回顾和评估,通过收集相关的研究,应用一定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综合分析这一研究主题中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工具的使用、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整体上把握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支持该群体的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研究依据,同时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检索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中文数据库中分别以“留守儿童”和“问题行为”或“影响因素”等中文词汇为主题词检索期刊文献。检索时间跨度为2007年7月—2021年11月,2007年7月是第一篇符合检索标准的文章发表的时间,2021年11月是开始撰写本文的时间。


本研究检索文献的标准是:(1)文献发表在核心期刊;(2)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且有具体的量化指标;(3)研究对象为6—16岁的留守儿童,不包括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等,并且研究对象报告了具体的人口学特征;(4)研究报告了相关的测量工具,如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等。


2. 检索结果


共检索文献37篇,符合标准的共19篇。由于其中两篇没有说明被试所在的省市,所以将其排除,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17篇中文文献。具体文献情况如表1所示。



三、研究结果


1. 人口统计学特征


已有研究中留守儿童所在省份主要涉及湖南、陕西、河南、湖北、广东、贵州、广西、云南以及福建。在这些区域中,对湖南、陕西、河南以及贵州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最多,其中湖南占29%,贵州占24%,陕西和河南共占12%,广西占12%,其余省份占6%,而且大多数研究的被试为同一省份的留守儿童。


被试总共有22,859名,其中男生有11,357名,女生有11,502名,在性别比例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对于留守类型的划分,有8篇文献(占47%)将父母均外出的这一类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余9篇文献(占53%)进一步细分了留守儿童的类型,将其分为父母均外出、父亲外出母亲在家、母亲外出父亲在家三种类型。


2.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特征


在实证研究中,大多数是通过问卷来测量问题行为的,其中采用最多的是方晓义问题行为问卷[6]、崔丽霞等编制的青少年行为自评问卷[7]以及屈智勇的青少年成长中的负向事件问卷[8]。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要分为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两种类型,其中内隐问题行为有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退缩、神经质等。留守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各项因素得分均较高,具体而言,女生在敌对、人际、抑郁、焦虑等子维度以及内隐问题行为总均分上的得分高于男生[9]。外显问题行为则包括危害健康行为、违法行为、欺骗行为和违纪行为、同伴交往问题、成瘾行为、性相关行为和品行问题等。例如,在四年级到九年级的留守儿童中,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的吸烟率相较于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更高,而且,看暴力色情书刊和影视、进出娱乐场所等都可以显著预测留守儿童的吸烟次数和数量[10]。


3.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层面:社会支持与社会负性环境


在针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上,社会支持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11]。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缓解儿童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还可以减少一些外向性问题行为的出现,如打架、逃学等违纪行为以及吸烟、酗酒等危害健康的行为[12]。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其中客观支持是指可见的或者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主观支持是指个体体验到的或者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主观感受密切相关;支持利用度则为对支持的利用情况[13]。刘霞指出,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主观支持越多,初中留守儿童的违法行为、欺骗行为和违纪行为就越少;支持利用度高,初中留守儿童的危害健康行为也就越少;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留守儿童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14]。班永飞等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留守儿童获得的客观支持和体验到的主观支持度越高,其问题行为也越少[15]。因为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因此可能会形成孤僻、不爱与人沟通的性格。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留守儿童也不愿意寻求老师、同学或者其他社会资源的帮助,这些极大影响了他们对支持的利用率[16]。傅王倩等在探究社会支持作为歧视知觉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中介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作为被歧视儿童的保护因素,获得高社会支持的留守儿童更少受到歧视知觉的影响,更少产生问题行为。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来纠正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17]。


除了将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其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之外,还有研究更为具体地分析了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对身处社会负性环境中留守儿童的发展是有益的,这些留守儿童会更少出现问题行为[18]。以吸烟为例,同伴关系可以显著地预测留守儿童的吸烟频率,亲子关系可以部分预测留守儿童吸烟行为[19]。处于青春期的儿童从众心理特别强,看到同龄人做某事时,特别容易模仿他人,所以青春期的同伴关系特别重要,亲子关系也能够对儿童的行为产生调节作用。


(2) 家庭层面:监护类型与家庭功能


不同的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上代监护儿童、祖辈监护儿童在具体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多重问题行为总分、攻击和违纪行为发生频率、行为适应困难的个体比例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其中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又比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频率更高[20]。比起父母其中一方或者是祖辈抚养,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会出现更多的多动的问题行为[21]。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上代也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容易减少或忽略对他人孩子的抚养力度。此外,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抚养人照看的留守儿童比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抚养人照看的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比例会更少一些。无论是在课堂违纪、讲脏话等外显行为还是在强迫、敌对等内隐心理方面,由父亲抚养的留守儿童都比其他类型的抚养方式出现问题的概率更高[22]。这可能说明父亲在照看儿童时对出现的问题行为重视不够,管理较为松散。男女儿童产生的问题行为类型存在差异,例如女生在内隐问题行为方面要比男生更为明显,而男生的外显问题行为比女生更多[23]。


还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相对突出,可能与其家庭功能缺陷有关,从而探究家庭功能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家庭的基本功能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给予家庭成员相关的健康发展环境条件[24]。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家庭的各方面功能普遍较差,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家庭成员角色模糊、沟通状况较差[25]。为了进一步分析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陈京军等将自我控制这一中介变量纳入其中,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在留守儿童家庭行为控制与问题行为间起完全的中介作用,即家庭功能不能直接预测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而是通过自我控制这一变量产生影响[26]。这说明家庭的行为控制主要作用于儿童的自我控制,如父亲更多采用外部强制可能会削弱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从而影响其外在行为。陈锋菊等调查发现,在控制性别之后,家庭功能中的行为控制维度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家庭的行为控制能力越强,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但是这种预测系数较低,说明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如提升留守儿童的自尊,可以降低其问题行为出现的概率,因为自尊的提升有助于儿童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减少问题行为[27]。在问题行为的其他研究中,自尊被看成中介变量,例如,在探究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的关系时,发现高自尊的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时会更加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并在外界支持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行为,进而减少了问题行为的产生[28]。


此外,家庭环境也可以预测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父母不在身边,家里经济状况也不好,对儿童的照料和物质投入都会受限,儿童更有可能产生问题行为[29]。家庭环境除了可能直接对问题行为产生影响,还可能通过个体的内部因素对问题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有研究探究了交流恐惧对家庭环境和留守儿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发现交流恐惧在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0],即家庭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还可能通过影响留守儿童的交流恐惧从而影响其问题行为。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降低留守儿童的交流恐惧,促进其同伴交往等,从而减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3) 个人层面:心理特质


留守儿童的个人心理特征会影响其问题行为的水平和表现。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越多,相应地其问题行为越少,儿童内在的心理发展与外在问题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31]。如果儿童在自信、自立、坚韧、乐观、感恩、友善等方面表现良好,在面对学业、社交出现挫折时就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避免出现问题行为。

留守儿童不仅仅需要应对个体的身心矛盾,还可能由于亲子分离感受到更多的负性情感,如果能够保持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的平衡状态,就说明其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因此较少出现问题行为。万鹏宇等人研究发现,情感平衡的状态越好,心理韧性水平就越高,初中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就越少[32]。进一步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面对不利环境时的重要的心理资源,能够减少负面环境的影响,提高其生活满意度,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其正向情感的发展及留守儿童的情感平衡,进而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发生。


此外,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越高,其问题行为也越多,孤独感会加强。这说明感知到的歧视让留守儿童有更多被排斥的感受,加重其负面情绪,使之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但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能够对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师生关系在母亲外出初中生群体、同学关系在双亲外出初中生群体中能起到一定的“雪中送炭”式的作用,可以说,来自其他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能够减轻亲子分离对儿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33]。


4. 统计方法


在探索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采用方差分析或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最多,占59%,采用t检验,或t检验与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占41%,还有18%的研究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旨在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数据分析都采用了SPSS,其中有35%采用SPSS和AMOS相结合的方式。此外,有3项研究(17.6%)未报告分析数据方式。


四、讨论


1. 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更加精细化


除了研究父母均外出这一类留守儿童之外,多数研究还将留守儿童分为父亲一方外出或者母亲一方外出等类型,并细致分析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水平及其特征,这些有助于对不同类型留守儿童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支持。


多数研究反映留守儿童存在更高的问题行为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结论并不能无差别地推广到所有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并非一定都是问题儿童。在研究中,要谨慎区分留守儿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个别性问题,防止对留守儿童进行“贴标签”,甚至“污名化”,避免对他们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而且,尽管留守儿童处于不利的发展环境,但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如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完整的家庭功能、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都能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发生。因此,建立留守儿童发展的关爱体系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系统入手。第一,提供切实的客观支持,营造尊重包容的社会氛围。第二,学校要培育留守儿童感恩、坚韧、自立、开朗的心理品质,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第三,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2.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


本次检索的所有文献都是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测量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涉及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并且绝大多数的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这种研究方式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不同区域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现状,但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自我报告的研究方法可能存在美化效应,尤其对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对陈述自身的问题行为更易存在掩饰倾向。第二,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但由于相关变量和问题行为是在研究中同时确认的,因而对于某些因素的长期或者滞后影响探究不足,难以探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对特定时间和特定范围内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和有关因素的状况进行研究,在时间上既不能回顾过去的情况,也没有对其未来发展进行追踪。


鉴于此,对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后续研究,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进行追踪,探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还需进行干预研究,探究不同的介入方法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减少的效果和可推广性。例如,以往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之间呈现负相关,因此可以从学校或家庭层面建立社会支持项目,探究项目本身对改善儿童问题行为的作用,并在不同学校和地区推广,以更加有力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的形成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YJC88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傅王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刘霏屿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



本文原载《少年儿童研究》2022年第9期,第40-48页


参考文献

[1] 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 697 万人 四川省最多 . http://society. people. com. cn/n1/2018/1031/c1008-0372323. html? from=singlemessage

[2] 魏东霞 , 谌新民 . 共情陪伴与留守儿童精神健康—基于 201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文汇, 2018(5):74-93.

[3] 范兴华 , 方晓义 .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0(2):232- 234+237.

[4] Ming Wen, Danhua Lin. Child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Children Left -behind by Their Migrant Parents and Children of Non-migrant Families[J]. Child Development, 2012(83): 120–136.

[5] 聂吉波 . “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分析 [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 2009.

[6] 方晓义 , 李晓铭 , 等 . 青少年吸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1996(2):77-80.

[7] 崔丽霞 , 雷雳 . 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6(3):112-119.

[8] 屈智勇. 青少年犯罪:发展轨迹及家庭因素、价值观和自我控制的作用[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 2005.

[9] [22][23] 欧薇 , 王智 , 等 . 不同性别、学龄和抚养方式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特征分析 [J]. 重庆医学 , 2014(27):3605-3607.

[10] 金灿灿 , 屈智勇, 等 . 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J]. 中国特殊教育 , 2009(11):70-74. [

11]肖水源 , 杨德森 . 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1987(4):183-187.

[12][14] 刘霞 , 范兴华 , 等 .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7(3):98-102.

[13]肖水源 .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1994(2):98-100.

[15] 班永飞 , 宋娟 , 等 .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特点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13(1):34-36.

[16] 王东宇 . 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 [J]. 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2(5):354-355.

[17] 傅王倩 , 张磊 , 等 .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 2016(1):42-47.

[18] 金灿灿 , 刘艳 , 等 . 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 2012(5):1119-1125.

[19] 金灿灿 , 屈智勇, 等 . 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J]. 中国特殊教育 , 2009(11):70-74.

[20] 范兴华 , 方晓义 .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0(2):232- 234+237.

[21] 张雪琴 , 龙永梅 , 等 . 农村留守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 2011(2):188- 189+191.

[24]方晓义 , 徐洁 , 等 .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 2004(4):544- 553.

[25][27] 陈锋菊 , 罗旭芳 . 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兼论自尊的中介效应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67-70.

[26]陈京军, 范兴华, 等.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2):319-323.

[28] 傅王倩 , 唐文君 , 等 .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基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 [J]. 基础教育 , 2017(3):96-103.

[29] 张孝义 , 王瑞乐 , 等 . 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交流恐惧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 2018(4):66-72.

[30][32] 万鹏宇 , 林忠永 , 等 . 情感平衡对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J]. 中国特殊教育 , 2017(12):68-74.

[31]徐超凡 .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 [J]. 教学与管理 , 2016(30):29-32.

[33]谢其利 , 郑惠珍 , 等 . 歧视知觉与留守初中生孤独感和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作用 [J]. 心理科学 , 2020(6):1355-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