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儿童家庭处境表征——基于NVivo12的研究
2022-11-14

摘要:本研究运用NVivo质性研究软件,以15名乡村小学儿童(简称“村小儿童”)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外部家庭环境和内在心理变化为切入点,探究村小儿童家庭的不利处境及成因。研究发现,村小儿童家庭的不利处境包括监护照顾不全面、物质供给与生活支持不匹配、情感供给资源弱等。据此本研究提出:要纠正村小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家庭监护水平;积极调节村小儿童情绪,改变不良情绪认知;提供良好家庭情感支撑,满足村小儿童的情感需求等改善策略,理清村小儿童的家庭处境的演化动态与内生因素,寻找促进村小儿童健康发展的治理路径。


关键词:乡村小学;儿童;家庭处境;社会支持


纲目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及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五、村小儿童家庭不利处境的改善策略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为实现办学的规模效益,中国农村小学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撤点并校。2012年国务院对农村撤点并校问题进行调整,指出坚决抵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盲目撤并,规范撤并程序[1]。从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2020年,乡村小学的数量从14万所减少到8.9万所,在校生数量也从3217万人减少到2557.5万人[2]。随着村小数量的减少,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为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村小不再是家长的唯一选择,更多儿童被送到乡镇中心小学或者县城小学,也有相当一大部分农村学生跟随父母到打工地就读。而有一部分儿童因家庭贫困没有条件进入优质学校,被迫留在乡村就读,被称为“村小儿童”。部分农村家庭对村小的舍弃,进一步削弱农村教育根基,也使村小儿童处于不利境地,导致其在学习水平、家庭条件供给、认知水平及健康等方面逐渐出现问题。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实现乡村教育公平的路径之一,贫困家庭在教育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下,能够提升自身能力和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对此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家庭经济、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等方面。在家庭教育方面,研究者认为不恰当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互动会影响村小儿童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3]。在家庭经济方面,张春海等认为家庭经济是影响农村儿童择校的重要因素[4]。汤颖等发现,留在村小读书的儿童多数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并且家庭经济贫困导致儿童处于教育贫困代际的不利处境[5]。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段成荣认为村小儿童家庭教育受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亲情的淡漠两方面的影响[6]。梁沁苗等认为村小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家庭教养、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7]。另外,胡义秋等对不同阶段的村小儿童心理健康进行比较,发现高学龄段的村小儿童比低学龄段的儿童有更突出的心理问题[8]。村小儿童家庭存在父母缺位现象,这导致亲子间长期缺乏沟通,亲子关系逐渐退化[9]。整体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策略多是以家校合作或整个教育系统作为突破口,但在研究方法上缺少对村小儿童家庭的微观调查。在绝对贫困消除之际,通过对村小儿童家庭内部因素的探究,分析村小儿童家庭不利处境的现状及不利因素的传递机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才能实现村小儿童的健康成长及乡村共同富裕。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参考扎根理论[10][11]自下而上的建构方法对村小儿童家庭的不利处境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逻辑是通过分析访谈资料,运用相关编码比较及概念化相关资料,探索核心概念[12],从村小儿童家庭视角深究阻断其处境不利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改进策略[13]。


2.   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贫困无法进入优质学校而留在乡村小学就读的15名儿童为访谈对象。受访者家庭基本情况见表1。本研究采用开放式或半结构式问题,对村小儿童和监护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对外出打工成员进行电话或语音访谈,并将访谈资料整理为文字性资料,形成研究原始数据。


图片

图片



三、研究过程及数据分析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入剖析和编码。本研究采用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对访谈材料分析调整,通过对文档进行编码,建立自由节点并将其类化后,得出初始概念。进一步根据初始概念的逻辑关系,分析资料的内在联系,建构村小儿童的家庭不利处境模型。使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在正式编码前对访谈资料进行词频查询,在剔除无关词汇后,得到的高频词汇云显示,学习、生活、打工是村小儿童家庭中最多提及的词汇,村小儿童家庭处境的问题也多集中在这三方面。


1.   开放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的初始阶段,对前面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逐字逐句梳理分析,把可用到的编码句子或段落抽象化整理。通过对村小儿童家庭情况的整理、编码,得到140个自由节点,这些节点属于从属关系的最低层,是影响村小儿童家庭不利处境的直接因素。对这些自由节点进行类属化,并赋予本土化的概念,得到12个初始类属。如表2所示。


图片

图片


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通过因果关系、中介关系、情景、现象、互动策略和结果的编码范式,是对独立分散且概念关系不明确的开放性编码的融合,进一步分析初始范畴层面的内在联系。本研究根据因果逻辑关系,对12个初级类属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概念词之间的关系,得出5个主体类属,即物质生活、性格特征、情感需求、监护照顾、情绪状态,如表3所示。


图片


3.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可对主轴编码的内容进行宏观概括,并对所有内容逐级分析、合并,完成重新构建。聚焦上述5类主体类属,结合其他资料信息,本研究串联村小儿童的外在家庭环境和其内在心理变化,对村小儿童的家庭不利处境的材料编码进行重建。如表4所示。


图片


完成编码重建后,本研究选取5位村小儿童的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验证结果显示整个编码过程中未出现新的选择性编码,符合村小儿童家庭不利处境影响因素的归因。这说明村小儿童家庭不利处境的内涵已被充分挖掘,编码和模型构建在理论上饱和。另外,本研究从多个角度立场对访谈资料编码进行对比,让两名编码者进行独立编码,编码比较功能显示系数分别为95%和94%,表明两位编码者的编码一致性程度合理,模型稳定性良好。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村小儿童案例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编码,本研究构建了村小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现象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片


总体而言,村小儿童家庭处境的影响因素有5个。从外在家庭环境看,监护照顾、物质生活这2个因素影响村小儿童的家庭生活状态;从内在心理变化来看,情绪状态、性格特征、情感需要这3方面影响村小儿童的心理状态。结合访谈资料发现,外在家庭环境的不利因素对村小儿童心理状态有直接影响,而内在心理的不良变化对村小儿童身心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来看,村小儿童不利的家庭处境有如下表征。


1.   监护照顾不全面


双系抚育理论认为,父母在核心家庭中承担社会性和生理抚育的双重角色,这有利于子女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技能[14]。因此,在父母双方都能够实施教育的情况下,村小儿童能进一步实现身心健康。村小儿童监护照顾依据教养方式、学习管理、饮食供给三者编码参考点来判断,共有31个参考点,约占总参考数的22%,其中包括教养方式(14个)、学习管理(13个)、饮食供给(4个)三方面。


首先,放任的教养方式。照料人特征对儿童心理生理有深远影响,村小儿童多数由隔辈进行教养甚至交由他人代为监护。教养方式上大多为放养状态,监护人大多只关注儿童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只要儿童在物质方面充裕,可被认为是照顾周全。在教养手段上,多数监护者采用说教的方式,但教育成效不足,儿童对于隔辈教育存下不服管的状态。家庭监护人肩负农业生产和隔辈教养等多重负担,老人不堪重负,儿童身心受损。另外,一些村小儿童由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进行照料,由于其父母正值青壮年,被赋予的家庭责任更多,家务、农耕、照料老人等事务对于长期处于夫妻分离状态的妇女来说压力很大,母亲操劳过度,健康情况堪忧,儿童也深受其消极情绪影响。其次,学习管理无力。家庭对于村小儿童学习存在关注度不够或无力的情况。多数监护人表示,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对村小儿童进行辅导,导致儿童只能凭借自身能力进行自学或依赖学校教师。由于教育力量薄弱,村小儿童遇到学习困难时求助无门,出现学业困难。另外,由于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村小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多数会上网查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辅导困难的问题,但也会出现儿童不善于思考,无法完成深层学习的情况。最后,忽视饮食健康。家庭健康饮食对儿童饮食行为有榜样作用。村小儿童的饮食缺乏营养,监护人对于儿童饮食供给局限于吃饱为主,对于营养健康的了解程度较浅。在访谈过程中,多数村小儿童表示,父母在家时的饮食情况相对较好。另外,村小儿童摄入不健康食物的次数较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村小儿童营养不良。


2.   物质供给与生活支持不匹配


在物质条件方面有15个编码参考点,参考点数较少,这表明村小儿童的家长对子女的物质生活关注较多。访谈显示,外出务工的家长出于补偿心理,一般会给足儿童生活费,因此受访的村小儿童家庭在物质生活的差异较小。由于儿童的成长嵌入在复杂的社会变化中,一旦成年劳动力在城市的经济竞争中失败,最先波及的即是子女的物质供给,两者间有很强的联动性,且农村家庭无法抗衡及弥补,这导致父母的精力和时间都用于工作,儿童生存的物质条件虽然得到保障,但父母监护缺失的情况也更为严重。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祖辈精力有限,村小儿童负担了一部分家庭生产事项和生活责任。在访谈中,年龄稍长的儿童多数表示会做家务,一些儿童会主动减轻家人负担。虽然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但年少即承担过重的家庭责任也使部分村小儿童处于不利境地。


3.   部分村小儿童情绪消极


本研究发现,在家庭抚养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村小儿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是积极情绪的表现。村小儿童能够自立自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表现为良好的生长态势。这种自立、自信积极心理状态和心理适应力会成为重要的心理资本。在他们的认知中,父母的离开只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分离只是暂时的,他们乐意接受被爷爷奶奶照顾的生活状态。还有一些儿童认为与父母的分离是自由的开始。他们认为父母不在时,自己更加快乐,无人看管,无忧无虑。另一种是消极情绪的表现。部分村小儿童对自己生活的表述多为“沮丧、不快乐、孤独感、无助和失落”,负面情绪表现较为频繁。他们的监护人对孩子的关心也只是停留在“乖不乖”“能不能吃好”等,对孩子“开不开心”关注较少。此外,儿童与父母有固有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儿童投入更多时间和有效陪伴,亲子依恋关系更容易形成。由于村小儿童受到亲子分离的制约,儿童的依恋关系无法得到满足,在其遇到困扰和忧伤时表现出无所适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4.   情感供给资源弱


家庭亲密度是儿童形成良好健康行为的保障性因素,因此,良好的家庭功能对个体情绪的调节能力和情绪健康有保护作用[15]。由于村小儿童与父母分离,在情感上与父母较为疏远,家庭在情感供给方面资源提供能力很弱。在本研究中,情感需求这一编码参考点数为43个,占总参考点数的30%,其中包括沟通深度(20个)、渴望关怀(15个)、情感发泄(8个)三方面。情感需求这一参考点数最多,可见村小儿童在情感需求上的短缺。


首先,沟通质量低。科尔曼提出,亲子间的交流互动构成“社会闭合”机制[16],这种机制是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而家庭内部代际关系的紧密性是其中一种,包括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对子女的监督等。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村小儿童的家庭功能受损。由于长期间断和时空阻隔,交流只能借助网络设备,进行跨时空交谈。家庭成员间情感表达层次浅,交谈呈模式化,这使村小儿童的精神情感无法得到充实,家庭情感沟通功能也无法正常履行。


其次,渴望关怀。与父母共同生活是儿童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村小儿童家庭氛围冷清,儿童无人交谈,经常出现“羡慕别人有爸爸妈妈”“希望爸爸妈妈在自己身边”“不愿意他们外出打工”等想法。最后,情绪自控力差,无法正常发泄负面情绪。本研究发现,村小儿童在情绪发泄的状态下多数表现过于偏激,如在他们情绪不好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独自一人待会儿,不跟任何人诉说”“找个软的东西捶几下”“默默发泄,去打会儿游戏”等。他们在遇到情感困难的时候难以找到倾诉对象,倾诉情感的方式用超越年龄的冷静或攻击性方式呈现,这也导致儿童行为缺乏约束,易受到意外伤害。


5.   不利的家庭处境导致村小儿童的快乐感、安全感缺失,性格发育、社会化能力发展不良


本研究发现,村小儿童的快乐感、安全感会跟随家庭处境变差而不断减少,孤独无助的负面情绪增加。根据编码参考点,在这个编码类属下有22个参考点,占总参考点的15.7%,其中包括性格养成(14个)、学习态度(8个)两个方面。


首先,在性格方面,部分村小儿童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甚至不愿与人交流。在受到刺激时,他们会表现出很强烈的情绪反应,出现其他行为问题或启动防御机制。多数村小儿童不自信,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家庭幸福感、自信心及人际交往意愿的降低阻碍其性格良性发展。家庭环境的亲密度与村小儿童的交往能力有直接关系,村小儿童成长在冷清的家庭氛围中,这使其获得的乐观、掌控力、自尊等心理社会资源减少。另外,村小儿童由于得到父母的社会支持较少,在遇到一些无法掌控的问题时,他们会害怕独自处理事物,内心会增加恐惧感。


其次,在学习态度方面,村小儿童表现出“对成绩不在意、不喜欢学习、学习成绩不好、会做但是不想写”等问题。究其原因,第一,村小儿童的学习能力薄弱,自身无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导致成绩下降,学习兴趣消退。村小儿童在相对局限的乡村学校环境中,未能打开学习视野,家庭环境也大多相对封闭,导致其缺乏对生活的多元理解。另外,由于农村家庭成员的知识水平偏低,成员集体活动较少,无法为村小儿童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父母很少参与村小儿童的学习生活,在监管、鼓励和影响方面均相对缺乏,儿童学习态度呈现无人看管就不会主动学习的消极状态。父母对儿童的学习期望小,认为即便增加教育投资,儿童的学习态度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在处境不利的弱势家庭中,父母或监护人的期望、信念对儿童的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村小儿童无法获取相关支持,其生活幸福感和自身能力的发展均严重受限。


五、村小儿童家庭不利处境的改善策略


1.   纠正村小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家庭监护水平


村小儿童的发展需求不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还应得到周全且有质量的家庭照护。


首先,家庭成员应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教育孩子,提升家庭教育品质。权威型教养方式可促进儿童更好成长。祖辈应减少对儿童的溺爱,增强自身的教养意识,减少不服管现象的出现。监护人要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通过育养委托、家校合作等方式,做好村小儿童的委托照护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在关键期发现儿童成长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出现教育差错。


其次,做好学习监督工作,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在监护人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父母应为儿童管理时间并安排学习内容,要求儿童定时完成课内外知识的学习,严格监督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成绩,还可以实现村小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儿童自律,最终实现学习社会化。家长是实施教育主体,要用温情的方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并且打造学习型家庭,潜移默化地提升村小儿童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之余,监护人应多培养儿童的其他兴趣爱好,做到劳逸结合。


最后,村干部需提高健康意识,健全卫生设施建设。村干部应动态跟踪村小儿童的健康情况,并切实提高其健康风险防范能力。村干部可对村小儿童家庭进行健康指导,组织村民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树立健康意识,促进村小儿童家庭的身心健康,提升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改善农村疾控基础条件,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农村养老、医疗的社会保障水平,对因病残、年老体弱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村小儿童家庭及其成员进行重点救助。


2.   积极调节村小儿童情绪,改变不良情绪认知


情绪与身体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村小家庭成员应学习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缓和村小儿童的消极情绪体验,改变村小儿童对情绪的不良认知,让他们学会在不良情绪反应发生之前做出调节行为,从而降低消极情绪发生的概率[17]。


首先,倡导民主和谐家庭氛围,矫正不良情绪。建立家庭规则,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树立良好榜样,让儿童从中进行学习,以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增加母爱的情感慰藉。母亲在儿童情绪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应及时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深入了解产生原因,及时化解村小儿童的成长困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母亲在家,父亲外出的模式,降低家庭成员外出风险,家庭外部有父亲提供的物质支持,家庭内部有母亲给予的亲情呵护,有助于为儿童建立稳定温暖的家庭氛围,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其次,学校应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助力儿童发展。如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对村小儿童建立班级归属感和荣誉感有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应该对村小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并通过法制课程学习,规范儿童行为,养成其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为村小儿童建立支持体系,与社区和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密切关注村小儿童的成长。


3.   提供良好家庭情感支撑,满足村小儿童的情感需求


村小儿童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监护人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大人”,忽视他们对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撑的需要。


首先,监护人应增加陪伴时间,提升与村小儿童交流的质量。“儿童与父母的心理—社会距离最近”,父母应积极承担责任,给予孩子关爱和照料,老师和其他家庭成员无法替代[18]。父母应针对儿童特征和需求,为村小儿童营造私人生活空间,提供日常照料,满足儿童对亲情的依赖感。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陪伴时间,提高亲子的沟通质量,提升交流质量,拓宽交流范围,使交流内容不仅局限于物质生活,更多围绕是紧密的亲情接触和积极情感的投入,形成长期而持续的亲子互动,维系亲子之间的依赖感,形成家庭凝聚力,给村小儿童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其次,监护人应帮助村小儿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其树立成长榜样。家庭成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形成终身学习理念,跟随时代思潮,用宽阔的视野为村小儿童提供成长型、学习型的家庭环境,打造良好的家长形象,为儿童树立榜样。村小家庭成员应引导村小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生活自信。监护者在与村小儿童的相处中,需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儿童缓解生活和学习压力,提升儿童自信,减少焦虑和紧张,改善其自身的不良心态。


最后,在父母亲情完整的情况下,个体会不断学习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平衡状态[19]。这种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还反映了个体对社会适应的心理特征。因此,社会适应能力与亲情的丰满是健全村小儿童人格的重要保障。Sharabi等提出,家庭凝聚力是儿童孤独感保护性因素,在亲密度高的家庭,儿童经历外界压力时会积极主动寻求家长帮助和指导,从而缓解自身的危险状态。而家庭亲密度低的家庭,会增强儿童的孤独感和责任感,使其性格等内向、做事不积极主动,甚至不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与同龄人难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20]。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温暖,会增强村小儿童安全感,使其学会用健康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谈,体察别人情感的同时,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21]。因此,村小儿童的家庭成员需积极进行情感沟通,提高家庭亲密度,建立公平健康的家庭规则,帮助村小儿童习得社会规则,给儿童提供情感支持,从而缓解村小儿童的孤独无助,使其学会在社交中用包容、乐观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结语:家庭是重要的经济、人口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组织,对村小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意义[22]。村小儿童家庭处境受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其中稳定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到位的监护照顾为村小儿童提供安稳的家庭外部成长条件,监护人帮助村小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其形成正面的性格特征,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撑为村小儿童提供了自信生活的家庭内在支持。本研究主要从这两类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开展相关调研,提出解决方案,以期缓解村小儿童不利的家庭处境,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启发。


本研究尚存不足之处。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实样本数量,通过大样本进一步验证;其次,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的分析框架,虽然尽量保持结果的中立和客观,但是难免会在编码的过程中出现主观性意见,使一些模糊语句被编码,导致误差的出现。因此,相关的研究结果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高质量教育观下村小儿童贫困代际传递家庭内部阻断研究”(项目编号:2021XSY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家小聪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原载《少年儿童研究》2022年第11期,第49-59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 http://www. gov. cn/zwgk/2012-09/07/ content_2218779. htm.

[2]  中国统计局 . 中国统计年鉴 2020. http://www. stats. gov. cn/tjsj/ndsj/2020/indexch. htm.

[3]  戈静怡, 覃子怡, 等.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综述与展望—以隔代抚养家庭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31).

[4]  张春海, 温馥榕. 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布局调整的困境与突围[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6).

[5]  汤颖 , 邬志辉 .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之困向度分析—基于 H 省 C 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实地调研分析 [J]. 当代教育论坛 , 2020(5).

[6]      段成荣 . 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 [J]. 中国青年研究 , 2017(1).

[7]  梁沁苗 , 袁书 , 等 .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J]. 教育观察 , 2019(8).

[8]  胡义秋 , 朱翠英 . 不同学龄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J]. 湖南社会科学 , 2015(1).

[9]  贾勇宏 , 张晓云 .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的实践困境与突破—基 15 位教师与 10 位家长的质性研究 [J]. 现代教育论丛 , 2020(6).

[10]     陈向明 .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0.

[11]    Strauss A L.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60-61. [12]Buchmann C, Dalton B.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in [12] Countries: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al Context[J].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02(2).

[13] 吴华溢 , 蒋坤洋 .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治理有效性评估标准的质性探索—基于 NVivo12. 0 的编码分析 [J]. 成人教育 , 2021(9).

[14] 杨汇泉 , 朱启臻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一项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个案考察 [J]. 人口与发展 , 2011(2).

[15]  王玉龙. 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情绪健康的关系: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和家庭功能的调节 [J]. 心理科学, 2017(4).

[16]  赵延东 , 洪岩璧 . 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网络资源与社会闭合的视角 [J]. 社会学研究 , 2012(5).

[17] Gross J J.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3).

[18]  熊跃根 . 福利国家儿童保护与社会政策的经验比较分析及启示 [J]. 江海学刊 , 2014(3).

[19]  李彩娜 , 张曼 , 等 . 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0(4).

[20] Sharabi  A,  Levi  U,  Margalit  M.  Children’s  Loneliness,  Sense  of  Coherence,  Family  Climate,  and  Hope:Developmental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J]. J Psychol, 2012(1/2).

[21]  陈立民 , 张霞 , 等 .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1(3).

[22]  金一虹 . 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 [J]. 江苏社会科学 ,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