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慈善助学款 温暖学子心(九江新闻网)
2010-08-28

   

    昨日市慈善总会举行“爱满人间·慈善助学”资助金发放仪式。图为受助学生喜领助学金。(记者 徐田刚 摄)

  九江新闻网讯(实习生魏菲 记者黄泰 樊后晚)“2010年‘爱满人间·慈善助学’资助金发放仪式昨日举行。本次活动列支助学善款257.08万元,其中,支持5所学校建设60万元;资助特困生1547人次,发放资助金177.08万元,资助就读二本以上普通高校的学生620人,标准为每人1000~2000元(捐赠人有特定要求的除外),初高中学生910人次,每人300~1000元;受助生寒、署假期就业培训20万元。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慈善助学明显“扩容”,许多企业家慷慨解囊。在九江着力打造“江西奥林匹克花园”的南昌市筑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今年6月在市慈善总会创设1200万元“筑城慈善助学基金”,年增值60万元用于慈善助学。民生集团捐资设立的民生光彩基金73.5万元,裕同助学30万元,黄三河助学25.6万元,新湖赈灾项目助学60万元,旭阳拥军助学40万元,华东市场助学14万元,旭进基金、联盛基金和世界宣明会助学分别为10万元。

  贫困生的故事

  邹伟龙:“我们军人家庭永不服输”

  “我大学报的专业是应用化学,将来我一定用我所学的知识报答社会、报答爱心人士。”邹伟龙来自军人家庭,今年18岁,一直以来,他都以爸爸为榜样,像一个军人般生活着,虽然家境不好,但是他一直在努力着。

  邹伟龙是瑞昌市人,看到九江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充满了喜悦,丝毫没有因学费而发愁,邹伟龙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父亲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直影响着邹伟龙,“父亲从小就对我非常严厉,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吃饭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被子要叠成‘豆腐块’。但我觉得这样很好。”说到自己的父亲,邹伟龙眼中总是充满了敬仰。

  “父亲就是我的榜样”,这一直是邹伟龙坚信的,在同学们的眼中,邹伟龙是一个十分有责任感的人,他在瑞昌一中读高中时,就曾当过班长,老师交待的任务,他总是第一时间完成。班长的话就像是“命令”,但是同学们却很乐意去执行。“对同学们严厉点是对他们负责,下了课我们照样能在篮球场上玩得大汗淋漓,同学们都把我当大哥哥呢!”邹伟龙笑着告诉记者。

  拿到助学金的邹伟龙,笑得那么开心,看到记者采访他,更是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一定要报答这些好心人,是他们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我要好好读书,让他们看到我们军人家庭那种不服输的精神。”

  陈连连:想带着父母去看外面的世界

  1992年出生的陈连连是永修县三溪桥镇人,今年高考她以511分被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录取,面对7000多元的学费,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市慈善总会和裕同集团向她伸出援手。

  陈连连家里有几亩田地,母亲身体不好不能经常外出劳动,比她大两岁的哥哥现在正在做学徒。从陈连连记事起,家里的经济条件就一直不好,有时候她做完作业后,要求帮父母干些农活,但是母亲心疼她,只会让她做些家务活。高三的时候,父母省吃俭用将陈连连每个月的生活费增加到300元,为的是让她一日三餐吃得好一点。在学习上她一直都非常努力,晚自习时,她经常要埋头学习5个小时,每天睡眠不足6个小时,可她却丝毫不觉得辛苦。

  陈连连告诉记者,她的父母从来没离开过农村,在电视里看到外面世界的繁华与精彩,经常会很羡慕,“我看得出来他们特别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是家里的负担太重了,条件不允许。”陈连连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的现状,“我希望以后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赚了钱就带着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黄敏:不让人生碌碌无为

  从外表上看,黄敏是个乖巧文弱的女孩子,但是她却说自己的个性很要强,凡事都要求自己尽全力做好,说话的时候她眼神里透着坚定。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文科491分被东华理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说到自己的成绩,黄敏说:“我觉得我高考没考好,上大学后还要再努力些。”

  黄敏的爸爸一直在深圳开车,是家中的顶梁柱,妈妈没有工作,全家5口人都靠爸爸的工资养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黄敏的哥哥正在读大二,姐姐刚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当得知黄敏被东华理工大学录取时,她的父母既高兴又担忧,以家里现在的情况很难保证能供黄敏和哥哥读完大学。

  黄敏的高中是在九江县一中读的,因为家在县城边上所以黄敏一直都是走读,冬天21时30分下自习,夏天22时30分回家,每天来来回回很辛苦,可她往往23时左右到家后还会复习功课,早上又早早起来去上课,所以她一直都很瘦。黄敏心中一直有个信念,她不想人生碌碌无为,而这一切都要从学好知识开始,所以她读书一直非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