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携手郭树忠为小耳宝宝守护美好2022-09-13生漫漫,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难处,但也许一个善念,就能带他们走出低谷。“小耳宝宝”、“大小脚宝贝”、“熊猫宝宝”……这些我们很少见过的患有“先天重疾”的家庭,长期背负着生理心理的双重重压。而先天小耳畸形、唇腭裂、面裂、上睑下垂、多指/趾、巨痣等先天发育畸形的病症,均属于整形外科手术——目前这类非生理功能矫正的手术,尚未列入医保报销范围。这让无数经济困难家庭,想要改变孩子先天发育不足,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愿望。为了使更多“先天重疾儿童”恢复健康、快乐成长,9月9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丝路少年专项基金,联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全面启动了“守护美好童年——郭树忠教授邀你一起为爱捐款”公益募捐活动。公益募捐活动现场从9月7日开始,为期三天的“99腾讯公益”平台“和郭树忠教授一起为爱捐款”活动,通过线上转发公益筹款链接,线下30余家爱心企业,医护人员,近300位爱心人士参与活动——共募集善款11万余元。作为活动主要发起人之一,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院长郭树忠教授,带头捐款两万元,整形医院美容外科主任师俊莉捐款一万元。除此之外众多爱心企业纷纷身体力行,为医护人员、“小耳”患儿们现场捐赠价值69.8万元的运动体验卡,希望孩子们强健体魄、茁壮成长。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院长郭树忠教授 据悉,这些善款均会被用于“先天重疾儿童”的治疗与救助当中。凡符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丝路少年专项基金申请要求的“先天重疾儿童家庭”,均可以通过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申报,陆续得到相应标准的基金帮扶。整形医院美容外科主任 师俊莉 “去年儿慈会为整形医院的“耳再造项目”,共筹集善款100余万元,今年我们与整形医院联合发起“和郭树忠教授一起捐”活动,也是想通过公益捐赠的形式,积水成渊,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赋予希望。”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丝路少年专项基金主任朱玉说,“今天活动现场的“小耳弃婴”小慈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帮扶救助的对象,我们发起公益活动,就是要拼尽所能,让更多的孩子能回归社会,享有正常儿童应该拥有的美好童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丝路少年专项基金副主任 张娜致辞 郭树忠教授为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小耳宝宝”“种”下了“新耳朵”,做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医者仁心,身为整形外科医生,我们经常会碰到经济困难的先天重疾儿童患者,他们一出生就遭遇歧视,由于付不起治疗费用,很多孩子先天外貌的缺损,难以享有正常社交,无法正常健康成长,成为父母一辈子的“心病”。在从医这几十年中,特别是看到经济困难的一些偏远地区患者,我们都会尽自己绵薄之力减免他们的手术费。今年我们医院和儿慈会联合在“99公益日”发起慈善募捐活动,医护人员带头捐款,也是希望能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用爱感染更多的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成更美好的人间!”郭树忠教授团队力求为患者争取公平享受生活的权利,常年在全国各地举办“小耳”义诊、“耳再造”知识科普等公益活动。在今年9月11日中秋节期间,郭树忠教授团队还将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举办“线上小耳义诊活动”,持续为爱加码。“道长妈妈”与患儿小慈及家人在活动现场 之前被媒体报道过的“小耳弃婴”小慈(化名)与他的“道长妈妈”也一同来到了活动现场,作为此次活动的第一位受捐者,小慈也即将迎来他的第一期“耳再造”手术。“谢谢郭爷爷!”因先天小耳发育畸形导致听力受损、语言障碍的小慈,只能摸着自己的耳朵,不断含糊不清的重复着他的感谢。除了先天小耳发育畸形,小慈还患有先天巨大黑色素痣,7年前被抛弃在庙门口,由李信娴(道名)道长和其家人收养,“老弱病残”都占齐的十一口之家生活清贫,即使这样一家人也希望小慈能在入学前的“黄金手术年龄”(7—11岁)完成耳再造手术,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不再遭受歧视。整形医院院长郭树忠教授在活动现场还特别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整形医院“郭树忠教授耳再造团队”将对患者小慈在医院的所有治疗费用,给予全免帮扶。苦难的尽头,我们也期待他的全新蜕变。除了像小慈这样的“小耳宝宝”们,还有更多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们,亟待解囊相助。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童外科,患有KT综合征的小安(化名),自出生就是“大小脚”,持续便血,使挤在10平方米出租屋里的四口之家雪上加霜;患有疣状静脉畸形两岁多的小旭(化名),整条右腿早已千疮百孔,红斑、破溃、出血、感染不断反复,本就是低保家庭的他们,加之久病更致贫,让原本苦难的生活更是蒙上了一层冷霜……郭树忠教授耳再造团队共同守护“小耳宝宝”美好童年点燃“公益之光”,助力“慈善之火”;守望相助,一缕阳光也将照亮心扉;同心协力,一点火光也能给予希望。守护儿童身心健康,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我们也希望将这缕“火光”,能照亮到需要帮助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还有他们可期的未来。
-
【人民网】慈善暖人心 公益助大爱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开展公益募捐活动2022-09-13为使更多“先天重疾儿童”恢复健康、快乐成长,9月9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丝路少年专项基金,联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全面启动了“守护美好童年——郭树忠教授邀你一起为爱捐款”公益募捐活动。公益募捐活动现场9月7日-9日,通过线上转发公益筹款链接、线下募捐的方式,30余家爱心企业、医护人员、近300位爱心人士共同募集善款11万余元。同时,爱心企业还为医护人员、“小耳”患儿们现场捐赠价值69.8万元的运动体验卡,希望孩子们强健体魄、茁壮成长。此次募捐的善款均会用于“先天重疾儿童”的治疗与救助中。凡符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丝路少年专项基金申请要求的“先天重疾儿童家庭”,均可以通过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申报,陆续得到相应标准的基金帮扶。“通过公益捐赠的形式,积水成渊,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赋予希望。”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丝路少年专项基金主任朱玉说。“医院和儿慈会联合发起慈善募捐活动,医护人员带头捐款,希望用爱感染更多的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教授郭树忠说道。9月11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还将举办“线上小耳义诊活动”,持续为爱加码。郭树忠教授耳再造团队共同守护“小耳宝宝”美好童年点燃“公益之光”,助力“慈善之火”。守护儿童身心健康,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当地供稿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中国妇女网】中国儿童中心“童+365计划”联合儿慈会 99公益日用爱守护“星星”2022-09-139月9日,在中国传统中秋佳节和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儿童中心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星联星在儿童探索馆举行“童+365计划”公益项目爱星行动99公益日专场活动——“星月同辉爱在中秋”。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彩虹村庄康复中心的孤独症儿童家庭及教师积极参与了专场活动。孩子、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合影留念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在致辞中表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协同共育。中国儿童中心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校外教育和儿童发展研究机构,40年来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始终秉承儿童优先、公益优先的原则,让每个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希望此次公益日活动为孤独症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友好的社会融合契机,呼吁全社会为孤独症儿童营造更加公平和谐包容的浓厚氛围。体验制作月饼体验制作花灯专场活动上,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参与了制作月饼及花灯的体验活动,感受中秋节日的传统习俗;儿童探索馆老师们为孩子们开展了社会融合活动,儿童家庭在10米长卷上彩绘出形态迥异的星星,用爱与融合的光芒共同点亮璀璨“星空”,让中秋浓情温暖、久久生辉。唱歌、共舞据记者了解,作为国家级儿童教育发展和研究机构,2016年中国儿童中心面向包括心智障碍、听力障碍、流动、留守、大病、贫困、孤儿等儿童群体发起了“童+365计划”公益项目,倡导全年365天“天天公益、人人公益、家家公益”的公益理念。项目以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为实施基地,为儿童早期教育注入全感官探索教育元素,探索搭建国内首个针对困境儿童的公益性儿童博物馆教育平台,得到了诸多企事业、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的热心响应和参与。体验儿童游乐设施10米长卷上彩绘出形态迥异的星星2022年,为进一步链接公众参与通道,中国儿童中心特别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将中国儿童中心“童+365计划”公益项目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星联星”自主品牌项目联合,共同策划推出星联星“童+365计划”爱星行动。双方合作聚焦于孤独症儿童家庭,以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为目标,一方面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亲子自由探索体验、社会融合活动等教育服务,让更多孤独症儿童享有友好平等的校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腾讯乐捐公益平台、爱星行动义卖专场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筹款方式,链接社会公众参与,广泛汇聚社会爱心力量。
-
【中国网】“天使明眸 校园点睛工程”启动,为“健康中国”贡献华厦力量2022-09-08今年9月5日是第七个“中华慈善日”。9月7日上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联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在山东济南举行“天使明眸 校园点睛工程”启动仪式,共建近视防控生态圈,共同推动中国少年儿童慈善事业深入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点亮一双眼睛,就是点亮一个孩子的未来。作为关爱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行动,“天使明眸-校园点睛工程”旨在通过发挥“党政重视、部门协同、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共治”的联动关爱机制,从预防教育、医学干预、专项帮扶、硬件建设等多方面,共建科学、全面、融合、可持续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睛”彩世界。 紧跟时代步伐:为“健康中国”贡献华厦力量 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顺应时代,呼应民意。2019年8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黎晓新教授代表双方在厦门签署“天使明眸”计划项目合作协议,共建近视防控生态圈。项目面向全国青少年儿童,推进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及各类常见眼疾救助,如斜弱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眼外伤等,以保障他们的眼健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天使明眸”计划签约仪式 截至2022年9月,“天使明眸”计划已筛查近千万人次,为200万余名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公益配镜3万余副,眼病救助3000余人,开展近视防控科普活动1000余场。 此番“天使明眸 校园点睛工程”在山东济南启动,将推动这一惠民举措,惠及更多的儿童青少年。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负责人杨淙在启动仪式上介绍示,“天使明眸-校园点睛工程”计划覆盖20个省、市、自治区,招募万所学校,惠及千万名适龄儿童青少年,为其提供个性化“近视防控资源包”,最终形成普惠型近视防控体系。▲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负责人杨淙接下来,一直勇担社会责任的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也将立足眼科的特殊性,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普及爱眼护眼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科学规范的用眼习惯;建立三级眼健康视力档案,包括一级视力动态监测、二级屈光筛查干预、三级眼轴监测干预,助力构建高效近视防控服务体系;同时,对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为他们的眼健康保驾护航。顺应人民期待:护航青少年儿童“光明”未来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1月12日,一直坚持“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理念,对困难少年儿童实施生存、医疗、心理、技能和成长救助,以资助和能力建设等方式支持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实施少年儿童服务项目。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是国内大型眼科医疗连锁集团,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开设50余家专业眼科医院。在自身发展壮大同时,华厦眼科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自成立以来,集团公益诊疗足迹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先后十多次走出国门,应邀前往缅甸、老挝、尼泊尔、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慈善光明行,为国际光明事业贡献力量。央视先后4次报道点赞。 双方公益理念“一拍即合”。2019年以来,除了“天使明眸”计划,华厦眼科还携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启动“看见2021”计划等,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庭,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致力于在全国推进近视防控及儿童青少年各类眼疾的救助,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看见2021”计划启动现场 眼科界人士称,双方携手开展长期合作,借助青少年儿童眼健康慈善光明行活动,聚焦全国青少年儿童的光明未来,也为“中国眼健康”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少年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 服务国家大局:勇当国家近视防控的先行者、践行者 紧跟时代步伐,顺应人民期待,服务国家大局。一直以来,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紧随国家战略步伐,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近视防控部署,勇当近视防控的先行者、践行者,在青少年近视防控、斜弱视及各种儿童眼病的防治上不断探索,致力于建立一套成熟的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模式。 2021年6月爱眼月期间,集团成立了华厦眼科近视防控宣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近视防控宣讲,跨越城市乡村,走进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幼儿园,贯通线上线下,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事业贡献“华厦力量”。▲近视防控宣讲团聘任仪式 此外,集团还先后开展“近视防控 百校巡讲”、“校园视力安全官”、“为乡村点睛”、“家校护眼E启测”百千万计划等近视防控公益项目,形成了针对城市和乡村学生的近视防控模式,为全民眼健康事业贡献力量,许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
【上党晚报】2022年暑期“新坐标青少年融合成长营”闭营2022-08-24本报讯记者李茹报道:近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与沁县民政局联合开展的暑期“新坐标青少年融合成长营”圆满闭营,共有35名儿童参加此次夏令营,通过参与六大特色课程学习安排,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暑假。成立于2010年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我国具有民间色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是继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之后,又一家以少年儿童为救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今年,中华儿慈会携手沁县民政局,在沁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新坐标青少年融合成长营”。此次成长营分两期,中华儿慈会专门派出12名老师对成长营活动进行参与指导,该县共35名儿童参加。为确保成长营让参与的孩子们学有所获,老师们提前两个月开始筹备,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不同的课程,课程包括农耕、齐家、弓道、寻宝、生涯、影视欣赏等。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和每一次活动的参与,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和互助,在游戏中领悟成长的意义。中华儿慈会成长发展部主任邓志新老师表示,此次成长营期间,孩子与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每一位老师都目睹了孩子们的可喜变化,这些都让老师们深感欣慰。孩子们不仅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体会快乐,也从老师们的关爱中汲取力量,学会了独立生活,增强了自信心。(来源:上党晚报)
-
【新华网】首届青少年志愿服务艺术展在北京开幕2022-08-232022年8月20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主办,中国SOS儿童村协会、北京市西城区心飞扬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承办的“首届青少年志愿服务艺术展”在北京新联新文化艺术中心开幕。活动现场 本次展览共征集作品1325幅,作者年龄在3-18岁之间,他们以书画为载体,围绕“我奉献,我快乐”“身边榜样,平凡英雄”“志愿家庭,薪火相传”三大主题,将敬老孝亲、助残帮扶、抗疫防疫、导览讲解、支教助学、无偿献血、文物保护、文明旅游、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绿色环保等志愿服务实践,鲜活地记录和表现出来,生动而富有童趣,质朴而情感真挚。作为首个以少年儿童为创作主体的主题展览,还将在天津、青岛、杭州、西安、长沙等地巡展,继续传播志愿服务精神,持续释放影响力。启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志愿服务艺术展 本次展览作为“志愿家庭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一部分,旨在倡导青少年以“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家庭”为榜样,以艺术的视角体察志愿服务行为,表达志愿服务感受,形成志愿服务自觉。引领广大青少年立足新时代,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创新家庭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养和树立志愿服务新家风。努力发挥社会动员力量,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的积极贡献。发布“益起来·读中国”文旅志愿服务项目 在志愿服务艺术展上还发布了三个全国性的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第一个是由北京心飞扬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发布的“益起来·读中国”文旅志愿服务项目,面向全国招募青少年志愿者,通过短视频和“搜沃汇”公益平台,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介绍名胜古迹,倡导文明旅游,增进城乡少年儿童的交流互动,创新文旅志愿服务模式。同时,以首都志愿文化地图为核心,依托心飞扬青少年公益实践基地,逐步建立全国青少年公益社会实践网,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文明旅游,志愿有我。发布“共成长·心飞扬”助孤宣传志愿服务项目 第二个是由中国SOS儿童村协会发布的“共成长·心飞扬”助孤宣传志愿服务项目,为生活在中国SOS儿童村失去家庭关爱的孩子们寻找城市中的同龄人,通过交流学习经验、生活见闻、志愿服务经历等话题,打开村里孩子的视野,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让孩子们在充满爱、尊重与安全感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也同时培养青少年志愿者的同理心、培养孩子学会关爱、学会分享,通过宣传倡导,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困境儿童群体。发布“菜小宝·地球卫士”科普环保志愿项目 第三个是由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发布的“菜小宝·地球卫士”科普环保志愿项目,这个项目结合公益科普课程,发挥菜百北京大本营引领作用,持续在全国11个城市宣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保护等内容,构建菜百志愿服务新品牌。未来,菜百将继续打造“菜小宝·地球卫士”这张金色名片,同时希望每名“菜小宝”地球卫士都能从身边做起,自觉践行双碳目标、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持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嘉宾合影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24日。